“对了,汪管家。汪小二纵有千错万错也是为了我。等会你吩咐账房去支十两银子让王小二去医馆看看。”汪广洋语重心长地接着说道。
“你看看这脸肿成什么样了。”汪广洋看着汪小二说道,语气中透露出一丝关切。
“汪小二时常跟随我的左右,是我的贴身小仆。他的脸代表我的脸,代表着我汪家的脸面。”
“让不知道的人看到了,指不定要嚼什么舌根子?指不定说我汪家怎么了”汪广洋继续说道。
“是,少爷。是老仆做的.........”汪管家恭敬地回应但话语中却又暗含着机峰。
如果直接回答汪管家,那岂不是在说他认为汪小二的行为是错误的,他汪广洋是个不知孝道的小人。而如果否认汪管家,不仅可能会让汪小二感到寒心,让其他下人同样产生兔死狐悲之感,更重要的是还会对汪广洋本就脆弱的威信造成非常严重的打击。
汪广洋凝神看着汪管家,缓缓的说道,“哪里哪里,汪管家身侍我汪家三代,忠勇正直,哪里又有什么过错。”
接着他继续说道,“汪管家和汪小二一样都是为了我,都是为了我汪家。都是为了尽自己的职责。都是忠勇正直之人,都没有错。”汪广洋巧妙地化解着汪管家的言语里的陷阱,一阵连消带打将汪管家言语里潜在的机峰消弭于无形。
汪管家听了面露感激之色的看着汪广洋,随后又低下了头,眼中闪过一丝狐疑之色。
一旁的王小二听了汪广洋的话泪水在眼眶中打转,至于在场的其他下人闻听此言,对平日里这个不靠谱的少爷也多了几分感动之色。
一时间,众人补过来的气运也了不少。汪广洋看见了心里若有所思的想着这就是施之以恩吧。
与此同时,徐家医馆门口处,一辆马车缓缓停下,来者正是汪家的仆人。
只见仆人从马车上下来,走进医馆内。面露谄媚之色,恭敬地对许德忠说道:“许医师,我家主母病重,还望许医师伸以援手,救救我家主母。”
许德忠看着眼前还在医馆里的其他病人,沉吟片刻后说道:“可否稍等一会?这里还有几个病人需要救治。”
一旁的汪家仆人见状,连忙哀求道:“还望许医师宅心仁厚,速去看看我家主母吧。我家主母病重,怕是万万拖不得。”
许德忠犹豫了一下,然后说道:“这?”
“也罢。”
随后许德忠转过头对着正在医馆内的各弟子说道:“尔等速将自己手中不能确切诊断的以及病情危急的病人都集中到我这里来,我速看速诊。”
汪家仆人见状一咬牙对着还在医馆内众人说道:“今日对不住各位了,我家主母病重需请许医师过去会诊,我汪家愿意给在座各位每人十枚大钱以做补偿。”
“对不住各位了。”汪家仆人接着拱手说道。
在医馆内的众人一听有钱领,本来好有些愤恨之色顿时消散了下来。
许德忠看到这场景心里感叹道:“汪氏有忠仆啊。”
大约过了一刻钟,许德忠处理完手上的病人和自己的弟子坐上马车往汪府而去。
少顷,马车缓缓停在汪府府邸门前。许德忠身着素色长袍、头戴方巾跟着侍女从府中穿过,径直来到汪家主母的闺房。房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熏香,却难掩病患带来的压抑气息。只见床上躺着一位女子,面色苍白如纸,双眼紧闭,气息微弱,显然还处于昏迷之中。
许德忠将三指搭在汪家主母腕间,忽觉指下脉象如绷紧的琴弦,在寸关尺间铮铮跳动。
“弦脉如刃,应指而回。“许德忠捻着霜白的长须,目光扫过榻上汪家主母青白交加的面容。随后又俯身细看汪家主母的十指,只见手指处泛着紫绀,唇色如浸朱砂。鼻端飘来若有似无的酸腐气,混着帐中沉水香的清苦,在肺腑间织成一张密网。
另一边,汪广洋也在众人的搀扶下与汪管家一道来到汪家主母的房间内。许德忠看着进来的众人以及头顶正在滴血的汪广洋,面上不露声色,对着跟着一起来的弟子吩咐道:“取脉枕来。”
汪广洋看向正在诊断的许德忠及其弟子,只见其全身笼罩着青光又有功德成云庇护其全身。一看便是有道医师。
许德忠的弟子听着许德忠的话打开医箱捧出缠枝莲纹的缎面软枕趋前。许德忠将汪家主母的小臂轻轻托起,三指如蜻蜓点水般掠过太渊穴。寸脉浮大而数,关部弦硬如铁,尺脉却虚浮无力,恰似暴雨中的芭蕉,上实而下虚。
一旁的汪小二也跟在汪广洋身边,目不转睛的看着许德忠的动作。
忽然,汪小二惊呼道;“主母的指尖在抽。”
“只见汪家主母葱管似的指甲微微发颤,额角渗出细密冷汗。顾清源眸光骤凝,两指翻开女子眼睑,但见白睛布满血丝,瞳孔微散,恰似被惊雷劈开的墨玉。
“肝阳化风,挟痰上扰清窍。“许德忠转身接过早已其弟子手里早已准备好的三棱针。拈起三棱针,银芒在指尖一闪,“取十宣穴放血,配人中、内关。“话音未落,针尖已刺入汪家主母中指末端。暗红血珠涌出的刹那,帐中酸腐气陡然转浓。
许德忠的弟子听着捧来艾绒点燃,青烟袅袅中,许德忠指压汪家主母虎口处的合谷穴。忽觉皮下筋肉如琴弦震颤,连带银针都在嗡嗡作响。“气逆冲心,阳亢至极。“许德忠连忙吩咐弟子“速取安宫牛藤丸化开,佐以竹沥半盏。“
窗外梧桐叶沙沙作响,许德忠捻着银针在太冲穴捻转三周。昏迷中的汪家主母突然呛咳出声来,喉间咯出黄稠痰涎。许德忠搭脉再诊,原先绷紧的弦脉已现滑象,如湍流中夹杂碎石,正是痰热胶结之兆。
突然,许德忠握紧汪家主母的手腕,三指下的脉象又从滑数转为涩滞,犹如春蚕在桑叶上啃出的断续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