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明宣德八年一月一日,承天殿
这是新年的第一天,天下各处洋溢着喜悦的气息,每年的今天,是北明的大朝会,在这天,北明君臣将在承天殿,共同商讨新一年,大明帝国总体的方向。
“宣德七年,幸甚乐哉。在诸位臣工的努力下,我大明的国力又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户部尚书立马说道:“去年一年朝廷收入就达到了两千七百余万两,实在是陛下圣明,万民之福啊。”
大殿内的群臣也随声附和:“陛下圣明。”
“只是……………”皇帝顿了一下,“仅去年一年,我国在西域地区的驻军,花费的军饷就已经达到了三百万两,这些年,西域诸国的驻军一直在透支着财政收入。”
大臣们心知肚明,一句话也不说。
“所以,为了恢复国力,轻徭薄赋,朕打算,撤军!”
大臣皆惊。
先是驻西将军程文荣问道:“陛下打算撤回多少驻西军?”
宣德帝回道:“全部。”
兵部尚书永何最先跳出来:“陛下,此举不行!一直以来,我大明依赖着西部的商线,来增加财政收入,如果我们撤了军,不仅会让西域诸国以为我大明示弱,更会使历代先君打造的西部商线,付之一炬。”
大臣们都同意永何的发言。
宣德帝又说:“从盛武帝开始,我们大明就依靠驻西军,来保护西域商线,威慑西域诸国。然我大明富强,威慑他们的,不应是武力,而是我天朝天威!先朝的破虏将军申通怀说过,不要以将士们的血肉为长城,要以天下人的民心向背为长城。只要大明天威仍存,西域就不会翻天。”
诸臣信服,欢呼万岁。
宣德十年二月三日
此时的宣德帝已经病重,无力掌管政事,而他的天威,也将在此事,消亡。
宣德十年二月十六日,西域诸国
一队士兵,手拿长枪,扔掉了北明军旗,呐喊着,冲向了另外一群人。
为首的那人,名叫夏完承亮,西域葱岭人,原先曾是北明驻西军的一员副将,后来在宣德八年撤军时,按照朝廷特令,那些不愿离开的北明士兵可以留在西域,他们有的人加入了其他国家的军队,继续为“国”征战,有的人则是向西去,前往那神秘的“西方世界”。
而少量的人则是自立门户,做起了称孤道寡的美梦。夏完承亮就是其中的一员。
他成功了。
他用他那无与伦比的口才了,逐渐获得了西域第一大国,高棉国国主的信任。国主单纯,在他晚年,就将太子和朝中大权交与夏完承亮。
所以在老国主死后,夏完承亮就杀了年幼的太子,自立为王,改国号归义。
之后他更是东征西讨,在北明顺德元年,南清安通十三年,统一了整个西域,并且保持与北明的友好关系。
北明顺德元年,归义国王夏完承亮改国号为大凉,称帝。
北明宣德十年三月十三日,长关城
长关城守将温有康面色如铁地看着城外遮天蔽日的东北鞑真族军旗。之后,他抽出佩剑,大喊:“开战!”
宣德十年三月十六日,长关城失陷。
鞑真族之前一直扮演的,都是绵羊的角色,所以北明历代先君都十分放心东北关外的形势,所以鞑真族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就攻破了北明在关外的三座军城:广宁,锦州,顺宁。三天,北明在关外的所有据点,全部失陷。还丢失了与朝贡国新日(明朝的朝鲜)的联系。
之后的事,之前讲过了,陶谦和李元德率领军队击败了鞑真族的军队。
在与南清签订的条约里,有这么一条“北明承认东北鞑真族的政治地位”。其实就是鞑真族的建国许可证,从此,北明再也无力掌控东北关外的局势。
顺德元年一月一日,鞑真族大汗哈烈考翰,在广宁城,宣布建国,国号大广,年号崇和。